一顶帐篷真的能带来诗意和远方吗?露营火了,问题也来了

一顶帐篷真的能带来诗意和远方吗?露营火了,问题也来了

在离家不远的公园搭起帐篷,铺上野餐垫,精心安排食物,然后拍照发给朋友——今年五一假期,家住安徽合肥的吴强照例选择和朋友一起去露营,“选择诗和远方,亲近自然,放松心情”。

吴强发现,最近每个周末和假期,合肥公园里都有很多帐篷,大人小孩都玩得不亦乐乎。

这两年受疫情影响,人们长途出行受到限制,露营大行其道。在各种社交平台上,与露营相关的照片和笔记被刷屏,仅小红书中关于“露营”的笔记总数现在已经超过200万。

露营受欢迎,带动了露营经济的发展。携程最新发布的春季旅行趋势报告显示,携程站内露营产品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80%。3-4月的露营产品预订火爆,预订量环比增长120%,其中亲子游占比45%。

然而,记者调查发现,“露营热”背后的软硬件设施并没有跟上。比如部分露营地基础设施不完善,垃圾处理、厕所建设、明火烧烤等问题引发关注。此外,帐篷搭建、户外防护、应急管理等知识没有普及。

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建议,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露营行业标准,规范卫生条件、旅游安全和配套服务,全面提升露营行业合规性;营员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分级管理体系,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,制定天气和特殊环境的预警机制;营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,增强环保意识。

亲近自然,放松身心,野外露营风靡一时。

天津市西青区居民王刚注意到,在过去的两个月里,他经常去的独流减河突然着火了。

独流减河位于郊区,风景优美,空气清新,但由于远离市区,平时很少有人来。如今,这里已成为天津市民周末的“度假胜地”,频繁出现在社交平台上,成为“网络名人”露营打卡点。“基本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帐篷、吊床和野餐垫,可以钓鱼、发呆、骑小马。”王刚说。

记者在很多社交平台发现,各种露营网站都被人“拉了出来”。即使以前很少有人知道,但只要有笔记“曝光”,马上就有一大批人去打卡。《2021Z世代露营社交白皮书》显示,目前露营群体中,“90后”占比最高,约占总人数的32.8%。

消费者对露营热情高涨的背后是可观的消费潜力和新的商机,露营经济正顺势而为。根据记者在田燕的搜索,目前,中国有超过5万家与露营相关的企业。三年来,露营相关企业注册总额持续飙升,一年内成立企业超过2万家。以工商登记为准,2021年新登记露营相关企业同比增长超过140%。

根据某电商平台的数据,今年1-3月,大帐篷、遮阳篷、折叠桌椅、睡袋等露营装备的营业额。同比增长两倍以上。

4月23日,记者来到天津市河东区一家体育用品超市,看到了几顶户外帐篷、户外折叠椅、睡袋等。在门口摆好。这些帐篷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,其他露营装备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。

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,这是近两年来第一次把露营相关的电器拿出来做宣传。在过去的两个月里,更多的人来询问和购买它们,其中大多数是年轻人和带着孩子的父母。

为什么今年露营经济突然火了?

呼伦贝尔学院讲师张静分析,受疫情防控的影响,周边游和自驾游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,而露营在很大程度上符合“周边”和“自驾”的特点,满足了人们休闲、亲近自然的需求。

“露营可以减轻压力,放松心情,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。尤其是亲子露营,有利于增进家庭亲密度,促进家庭和睦。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看,露营还可以改善交通、餐饮等旅游相关消费。”张静说。

配套设施未能跟进,露营素养有待提高。

然而,在露营经济迅速升温的背后,露营者在现实中得到的未必完全是快乐。

对广东深圳居民赵红来说,今年4月初的一次郊外露营简直是一场“灾难”。

露营前,赵鸿特意做了很多“功课”,看中了郊区的一个“网络名人”露营地——旷野幽静,环境优美,可以随意搭帐篷,没有场地费。但当她坐车一个多小时到达时,她傻眼了:不仅要交50元20元的停车费,这里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善,没有厕所,也没有人清理其他游客产生的垃圾。

赵鸿的经历并非孤例。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很多景区不具备露营条件,部分露营地规模和质量参差不齐,帐篷搭建、户外防护、应急管理等知识尚未普及。

此外,一些露营爱好者也有不规范的行为。比如,一些人为了“逃避”露营地相关费用,选择将房车随意停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,或者在禁止露营的公园、草坪等地方露营,不仅破坏了环境,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。

“在有明确禁止露营标志的地方露营肯定不合适。”张静说,根据《民法通则》的相关规定,造成污染或者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的,应当承担赔偿损失、排除妨害的责任。根据危害的对象、方式和程度不同,营员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。

在辽宁工程学院副教授何看来,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模式,露营产业的评价标准尚未完善,相关法律法规尚未成型,消费者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露营素养。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,最终可能会导致“竭泽而渔”。

出台露营行业标准,建立分级管理体系。

如何调节火热的露营潮?

多位受访专家建议,疏堵结合,既要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,又要考虑公园绿地的承载能力,通过合理规范的措施保护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。

“面对游客不断上升的露营需求,有关部门一方面要积极盘活闲置的公共资源,合理规范用地,利用水域、森林等自然资源优势建设露营地增加供给,同时进行规范管理;另一方面,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引导交通,避免人多扎堆,道路拥堵。”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齐晓波说。

此外,齐晓波认为,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汽车露营地、帐篷露营等不同类型的露营行业标准,规范卫生条件、旅游安全和配套服务,全面提高露营行业的合规性;对个别有损环境文明、妨碍环境卫生、损害文明形象的人和事,及时约束和管理。情节特别严重的,协调当地旅游综合执法部门抓拍并曝光“随意停放房车”“乱扔垃圾”等不文明行为。

记者梳理发现,近年来针对露营行为出台了不少规定。比如,上海出台了《营业性帐篷营地建设与服务标准》,对帐篷营地的基本经营条件、营地建设与基础服务、特色服务、游客配套服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。湖南省出台了《野营组织服务标准》,对总体要求、前期组织、目的地服务、安全管理、服务评价等进行了规定。

然而,记者采访多位露营爱好者发现,他们对这些政策法规知之甚少。

对此,文化和旅游部法治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旅游政策法规中心副主任王天星建议,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普及户外露营安全知识,做好宣传,引导公众关注户外安全。

就露营地管理而言,张静认为营地应该建立相对完善的分级管理体系,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,建立天气和特殊环境的预警机制,为露营者提供露营安全和环保知识。

“商家应该严格遵守露营规定,合理管理游客,但也要加强景点的安全,设立更多的应急物资和露营区,以满足游客的需求。”何表示,未来露营可能会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业态,但也面临诸多挑战,如露营受季节和天气影响较大,冬季难以开展,露营管控相对困难等因此,要稳定露营业态,不仅要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,还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功能。各地区积极落实政策,完善法规,严格执行。
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:https://jrgd.gdcxinw.com/6869.html

(0)
上一篇 2022年5月5日 下午11:31
下一篇 2022年5月5日 下午11:37

相关推荐